1號至4號奶粉有什麼分別?1號、2號、3號、4號奶粉比較

對嬰兒奶粉階段感到困惑嗎?本文將深入解析1至4階段的差異,助您為寶寶做出明智的餵養選擇。

本指南將詳細解說各階段成分,剖析配方背後的科學原理,解讀令人困惑的成分表,並提供清晰實用的建議。

 

嬰兒奶粉階段比較

嬰兒奶粉階段 年齡範圍 主要營養成分 功效說明 Kendamil 產品示例
第1階段 0–6 個月 - 乳清與酪蛋白比例約為 60:40
- 仿母乳嬰兒奶粉
- 容易消化
為新生兒設計的母乳替代品,有助於消化並支持初期成長 Stage 1 - 有機初生嬰兒奶粉 800g
第2階段 6–12 個月 - 增加鐵含量
- 蛋白質略高
- 支持副食品引入
滿足嬰兒成長變化所需,補充鐵質並支持固體食物的引入 Stage 2 - 有機後續奶粉 800g
第3階段 12–36 個月 - 蛋白質含量更高
- 含較多酪蛋白,增加飽足感
- 支持食慾增長
銜接嬰兒奶粉與幼兒飲食,提供持久能量支持 Stage 3 - 幼兒奶粉 800g
第4階段 36 個月以上 - 含較多鈣與維他命D
- 蛋白質均衡
- 增加鐵與鋅
支持幼兒期骨骼與肌肉發展

初生嬰兒奶粉(Stage 1)營養組成解析

初生嬰兒奶粉(0-6個月)是專為無法母乳哺育的新生兒設計的替代選擇,其配方力求模擬母乳的營養結構。最關鍵的特徵在於蛋白質組成 - 採用接近母乳的乳清蛋白與酪蛋白60:40黃金比例,這樣的配比不僅符合初乳的天然組成,更特別考量到新生兒的消化能力:乳清蛋白分子較小、更易消化吸收,而酪蛋白則能提供較持久的飽足感。


較大嬰兒配方奶(Stage 2)的成長營養優勢

專為6-12個月寶寶設計的二段配方奶,在營養組成上呼應著嬰幼兒重要的成長轉折期。這個階段的配方最關鍵的調整在於鐵含量顯著提升——因為寶寶出生時從母體獲得的鐵儲備約在6個月左右開始耗盡,而此時副食品的攝取量可能還不足以保證充足的鐵供給。

幼兒成長配方奶(Stage 3)的轉型與適應特點

專為1-3歲幼兒設計的三段配方奶,扮演著從嬰兒奶粉過渡到兒童成長奶的重要橋樑。這個階段的配方特別針對學步期幼兒的營養需求進行調整,主要變化包括:
蛋白質含量較前階段有所提升,且酪蛋白比例通常會增加(約調整至60-70%),這種改變能提供更持久的飽足感,符合活動量日漸增加的幼兒需求。同時,配方會強化鈣、維生素D等骨骼發育關鍵營養素,以支持快速成長的骨骼系統。



四段成長配方奶(3歲以上)的營養定位

專為3歲以上幼兒設計的四段配方奶(常標示為「成長奶粉」),本質上是強化維生素與礦物質的調製乳品。與嬰兒配方相比,此階段產品具有以下特點:

  1. 成分簡化:通常不含益生菌、HMO母乳寡糖等嬰兒配方專用成分,轉而強化維生素D、鈣、鐵、鋅等基礎營養素,主要針對挑食或飲食不均衡的幼兒補充所需。

  2. 市場定位特殊性:此類產品是為避開嬰兒配方奶粉的監管規範(36個月以下不得促銷)而衍生的行銷分類。實際營養價值與一般強化營養的鮮乳或乳製品相近。

  3. 選擇彈性:對飲食均衡的兒童並非必要,但可作為營養補充的便利選項。家長應注意,此階段奶粉無法取代均衡飲食,若孩子已能從日常食物攝取足夠營養,則無需特別飲用。
營養師建議,3歲後兒童可直接飲用全脂鮮奶搭配均衡膳食,除非有特殊營養需求或醫師建議,否則不必過度依賴成長配方奶粉。

寶寶可能準備換階段的徵兆

當寶寶出現以下表現時,可能代表需要轉換下一階段配方奶:


最明顯的訊號是「食量增加」:
  • 平常的奶量喝完仍顯得沒吃飽
  • 原本能睡過夜的寶寶開始頻繁夜醒討奶
  • 兩餐間隔時間明顯縮短
這些變化都暗示寶寶的營養需求正在改變,現階段的配方奶可能已無法滿足成長所需。

注意:每個寶寶發展速度不同,若早產或有特殊狀況,建議先諮詢醫師再調整。轉換時應採漸進式混合餵養,讓寶寶腸胃慢慢適應。

總結

當寶寶出現食量增加、頻繁討奶等跡象時,可能表示需要轉換下一階段的配方奶了。每個階段的配方都是根據寶寶不同成長時期特別設計的,從初階段的母乳相似配方,到二階段加強鐵質營養,再到支持幼兒發展的三階段以上配方。 轉換階段前最重要的是觀察寶寶的生長狀況和消化能力,並諮詢醫師建議。記住要選擇適合寶寶當前需求的配方,每個孩子的發展步調都不相同,不能只看月齡來決定。

-->